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2023-12-13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潘 岳

  潘 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薄耙劢ㄔO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著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準確把握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文明特質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塑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必須順應中華民族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多元凝聚為一體的發展大趨勢,深刻理解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

  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形塑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獨特的歷史意識和歷史自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中華民族的連續性突出反映在歷代王朝接續正統的政治實踐和歷史書寫。不管哪個民族建立的全國性政權,都認同中華文化,都把自己歸入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深沉的歷史意識,成為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的精神支撐。

  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塑造了中華民族共同體革故鼎新的創造精神。中華民族始終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斷創造自己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作為最繁榮最強大的文明體屹立于世。中華文明的創新性,始終是歷史發展的內在動力,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返本開新。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真理之光激活中華文明的基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民族在經濟發展、制度建構、文化建設、社會治理、技術變革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奠定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維護大一統的人心根基。中華文明長期的大一統傳統,形成了多元一體、團結集中的統一性!按笠唤y”作為觀念、制度和文化特性,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共同實踐。自秦開啟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歷程后,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

  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涵養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海納百川的開放格局。中華文化認同超越地域鄉土、血緣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內部差異極大的廣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包容性決定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主流是團結和諧。幾千年來,盡管有過內部戰爭和沖突,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合”是主流,“交”是過程,“融”是關鍵。中華民族越是包容,就越能接納更多族群融入;不同族群越是融入,就越是認同中華文明,推動中華民族延綿發展。包容性還決定了中華民族接納世界文明的寬廣胸懷,中華民族對于內部文化多樣性和各種外部文明表現出了兼收并蓄的包容態度。

  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彰顯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協和萬邦的天下情懷。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與周邊國家和睦相處。即便在國力最鼎盛的時候,也從沒有向外征服擴張,從沒有殖民統治周邊國家,從沒有對外搞文化霸權。中華民族共同體不搞強求一致的極端同化,更不搞以鄰為壑的孤立隔離,而是走出一條在多元性中尋求共同性的中正之道。當今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中華文明的和平性賦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厚文明內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了中華文明和平性的時代價值。

  深刻理解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內在邏輯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黨中央著眼于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深刻理解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體現“兩個結合”的理論創新機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等,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奠定了歷史根基和文化基礎。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遵循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本原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智慧,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成果。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順應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創造、培育中華文化的歷史。歷史上,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習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褲”、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等,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就是要順應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中的營養,引導各民族將中華文化內化為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園。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來自我們黨推動中華民族文化建設的經驗總結。百余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將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置于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戰略布局中統籌謀劃。革命年代,毛澤東同志提出:“建立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就是我們在文化領域中的目的。”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把新文化作為新社會、新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提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命題。新時代,文化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文化自信成為“四個自信”的重要內容。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指明了方向。

  不斷拓展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實踐路徑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我們要把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戰略任務來抓,讓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

  堅持理論指引。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科學揭示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道理學理哲理。推動高等學校相關學科建設,優化民族學學科設置,把準研究方向,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加快形成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

  樹立正確史觀。推動各民族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準確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歷史脈絡,準確認識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準確認識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加強中華民族史研究,推進《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編纂工程,編纂中華民族通史,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追求共同價值。在各民族群眾中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人心。建立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加強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創新方式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故事。加強現代文明教育,深入實施文明創建、公民道德建設、時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導各族群眾在思想觀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現代化邁進。

  深化文化認同。構建中華文化特征、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國家形象的表達體系,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加大各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實施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在增強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推動各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一批具有中華文化底蘊、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營養、融合現代文明的書籍、舞臺藝術作品、影視作品、美術作品等。全面加強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以語言相通促進心靈相通、命運相通。

  共擔奮斗使命。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各民族始終把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自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創建,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凝聚各民族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共同奮斗。

  (作者為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返回首頁>>

責任編輯:牛樂耕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 不斷提升應用型大學辦學質量

    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學科專業結構與層次類型、辦學質量與服務水平等關系,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詳細]

    12-12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

    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本期大家談聚焦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凝聚共識和力量。[詳細]

    12-12 09-12 人民日報 分享
  • 全方位開展城市體檢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設發展的主體,對城市的脈搏跳動最熟悉。讓市民參與治理“城市病”,有助于推動城市體檢工作走深走實,形成一份切合實際、指標具體、反映民心的“體檢報告”。對照這份報告,相關部門能更精確地找差距、補短板、堵漏洞,“治已病、防未病”[詳細]

    12-11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依靠科技創新增強發展動能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分析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堅定發展信心,匯聚發展力量。[詳細]

    12-11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離任審計算算“生態賬”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用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這份“打分表”,必能促使更多人樹立綠色政績觀,更加自覺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齊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詳細]

    12-08 14-12 人民日報 分享
  • 探索多樣化綠色轉型路徑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多樣化綠色轉型路徑,在減排降碳過程中加強相互配合、形成優勢互補,就能以“多元”激發主動性和創造力,以“一體”凝聚整體力量,更加積極穩妥地實現“雙碳”目標,更好地建設美麗[詳細]

    12-08 14-12 人民日報 分享
  •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更好發揮高層次專家作用,利用重要國際會議論壇、外國主流媒體等平臺和渠道發聲。發揮研究機構、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對文明交流的促進作用,動員各方面一起奏響交響樂、大合唱。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文明交流對話的途徑和形式,提升傳播效能,更加生動立體地展現豐[詳細]

    12-07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加快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圍繞“為誰創新、誰來創新、創新什么、如何創新”,從制度建設著眼,對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進行全鏈條整體部署,對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關鍵創新資源進行系統布局,一體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詳細]

    12-07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建好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努力把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和新疆的區位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必能進一步激發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惠及各族群眾。[詳細]

    12-06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兩手抓 兩不誤 兩促進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理論強,才能方向明、人心齊、底氣足。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標準不降、勁頭不松,把主題教育謀劃好、組織好、落實好,實實在在抓好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實實在在檢視整改突出[詳細]

    12-06 10-12 人民日報 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欧美五月丁香五月 |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色老头综合免费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色天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 |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男男|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