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

2023-12-14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何德旭

  何德旭

  核心閱讀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做好五篇大文章,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落實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證。

  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立足中國實際,走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從戰略全局出發,加強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和統籌謀劃,金融系統加大力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領導金融工作的實踐中,我們黨努力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這是一條前無古人的創新之路,既遵循現代金融發展的客觀規律,更具有適合中國國情的鮮明特色,明確了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既有世界觀,又有方法論,構成一個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

  科學回答金融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取得了重要理論成果。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八個堅持”科學回答了金融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金融問題的重要創新成果,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這些實踐成果、理論成果來之不易,是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結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把握金融發展規律,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斷把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金融治理效能,確保金融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這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要求“以全面加強監管、防范化解風險為重點”并作出重要部署,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經歷過多次重大風險考驗,但沒有發生過金融危機,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黨把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著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總的來看,我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金融體系重點領域的增量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存量風險得到逐步化解,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力維護了國家經濟金融穩定和人民財產安全。同時要清醒看到,我國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有的還很突出,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只有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才能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作出的工作部署,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維護金融市場穩健運行;把握好權和責、快和穩等關系,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時度效,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這五篇大文章,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發展科技金融,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支持。創新活動早期風險高、資金需求量大,來自資本市場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注重長期投資回報,在短期內允許試錯容錯,能夠為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支持。隨著創新活動獲得市場認可、創新成果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相關生產資本投入可以催生新的“技術—經濟”范式,推動產業繁榮和財富創造。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速度持續攀升,我國經濟正在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要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引導金融機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市場和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

  發展綠色金融,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需要特色化的綠色金融產品供給。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金融業改革發展,鼓勵引導金融機構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提供金融服務。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的產業體系、市場體系、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等提供精準金融服務,構建風險投資、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服務體系。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加快建設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一步健全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等交易機制,支持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

  發展普惠金融,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特別是讓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及時獲得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需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優化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產品服務,支持小微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滿足民營中小微企業的合理金融需求,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信貸投放和保險保障力度,加強對鄉村產業發展、文化繁榮、生態保護、城鄉融合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對糧食生產各個環節、各類主體的金融保障力度,助力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有效實施。健全多層次普惠金融機構組織體系,完善高質量普惠保險體系,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普惠金融效能。

  發展養老金融,助力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金融幫助增加養老保障供給,有利于完善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增強養老保障能力。要強化支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的資金保障,拓寬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渠道。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老年人特點的支付、儲蓄、理財、信托、保險、公募基金等養老金融產品,促進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更好滿足日益多元的養老金融需求。

  發展數字金融,鞏固和提升我國數字經濟優勢。發展數字金融,能夠提高金融服務交付速度、透明度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促進金融資源要素實現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精準化匹配,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鞏固和提升我國數字經濟優勢,需要加快數字金融創新。要把握機遇、重視安全,推動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的便利性。同時,針對數字金融發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與挑戰,規范數字金融有序創新,嚴防衍生業務風險,提高數字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返回首頁>>

責任編輯:牛樂耕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 在開放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新疆不再是邊遠地帶,而是一個核心區、一個樞紐地帶”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面向未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新疆一定能在“東聯西出”“西引東來”中躍上更高臺階、實現更大發展。[詳細]

    12-14 10-12 人民日報 分享
  • 推動數字貿易繁榮發展

    數字貿易打破了傳統貿易的時空限制,對全球貿易的模式、結構、規則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成為引領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詳細]

    12-14 10-12 人民日報 分享
  • 不斷提升應用型大學辦學質量

    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學科專業結構與層次類型、辦學質量與服務水平等關系,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詳細]

    12-12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

    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本期大家談聚焦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凝聚共識和力量。[詳細]

    12-12 09-12 人民日報 分享
  • 全方位開展城市體檢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設發展的主體,對城市的脈搏跳動最熟悉。讓市民參與治理“城市病”,有助于推動城市體檢工作走深走實,形成一份切合實際、指標具體、反映民心的“體檢報告”。對照這份報告,相關部門能更精確地找差距、補短板、堵漏洞,“治已病、防未病”[詳細]

    12-11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依靠科技創新增強發展動能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分析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堅定發展信心,匯聚發展力量。[詳細]

    12-11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離任審計算算“生態賬”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用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這份“打分表”,必能促使更多人樹立綠色政績觀,更加自覺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齊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詳細]

    12-08 14-12 人民日報 分享
  • 探索多樣化綠色轉型路徑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多樣化綠色轉型路徑,在減排降碳過程中加強相互配合、形成優勢互補,就能以“多元”激發主動性和創造力,以“一體”凝聚整體力量,更加積極穩妥地實現“雙碳”目標,更好地建設美麗[詳細]

    12-08 14-12 人民日報 分享
  •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更好發揮高層次專家作用,利用重要國際會議論壇、外國主流媒體等平臺和渠道發聲。發揮研究機構、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對文明交流的促進作用,動員各方面一起奏響交響樂、大合唱。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文明交流對話的途徑和形式,提升傳播效能,更加生動立體地展現豐[詳細]

    12-07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 加快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圍繞“為誰創新、誰來創新、創新什么、如何創新”,從制度建設著眼,對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進行全鏈條整體部署,對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關鍵創新資源進行系統布局,一體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詳細]

    12-07 11-12 人民日報 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狠狠色婷婷七月色综合|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综合激情区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